什么是文明?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这个无须多费口舌去讨论。但文明需不需要进步?需不需要发展?相信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,人类文明必然要阔步前行。
那么如何让人类文明前进甚至大踏步前行呢?是儒家倡导的“礼智仁义信”吗?显然不是,中华文明专门研究也专门实践了2000年,结局无一例外都是:推倒重来。同步使得中华文明步入到了王朝更迭的怪圈当中,饥饿、贫困永远是中华文明挥之不去的顽疾。
最后饥饿和贫困如何解决的呢?因为我们引入了科学,当伟人喊出: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”的口号时,中华文明的发展问题算是找寻到了方向,如此踏上了前行的康庄大道。
1. 西方圣人:亚里士多德,涉足科学领域,科学晚来人间2000年
(1)亚里士多德:全才式大思想家,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
早在公元前3000年,科学便萌芽于地球,当时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为了丈量土地的需要,创立了早期的数学和天文学,形成了历法。计算技术和观测水平的提升,无疑为科学的萌芽打下了基础。
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,也是科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。此时的人类不再局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主义,而是将科学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了整个世界和宇宙,为此形成了古希腊特有的思想体系。
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乃至整个西方哲学权威,在今天的西方依旧有很高的地位。他所生存的年代虽然战火频发,虽然他的一生也极其短暂(仅活了62岁),但成就却极其高。
在那个没有电脑仅凭肉眼观测的年代,亚里士多德涉及伦理学、形而上学、心理学、经济学、神学、政治学、修辞学、自然科学、教育学、诗歌、风俗及雅典法律,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,包含道德、美学、逻辑、科学、政治和玄学。
(2)但在科学方面,特失败
虽然亚里士多德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研究了自然科学,并且在生物学和运动学方面都小有成就,尤其是生物学,他撰写了《动物志》,被称为是生物信息的宝库,而且还将人体作为标准,进行了头、颈、胸、臂和腿等的区分。
即便如此,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便是: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相当失败:对于随处可见的物体运动,亚里士多德没有如同凡人一样见怪不怪,而是提炼出了规律:力是物体运动原因。
对于自由落体运动,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,提炼出了“两个物体下落,走过给定距离所需的时间与重量成反比”;对于天体运动,亚里士多德提炼出了“地心说”的说法……
毫无疑问,亚里士多德这些科学方面的“成就”,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。
2. 东方圣人:孔子,多领域涉足,有学问的代表,创立的儒家统治文化界之后,中华文明原地转圈圈2000年
(1) 孔子:东方的圣人
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多样化,东方文明自形成之初,便朝着“人”的方向狂奔而去,至于没有悟性、没有思想的自然界,中华文明走了两个极端:眼前触手可及的一草一木,中华文明视而不见;对于肉眼见不到的遥远事物,中华文明则敬畏有加,奉其为神明。
正因为中华文明对“人”的尤为关注,使得其一头扎进了“何为人?”的死胡同里。故而,孝悌忠顺等以他人眼光为标准的人生哲学成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——修己静心。
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孔子这位专注研究修身和外表美颜(提倡文质彬彬)的哲人走到了历史舞台,而且由于孔子好学,跟亚里士多德一样的知识渊博,故而被奉为圣人。
(2)儒家一统天下之后,科学著作《墨经》彻底走向消亡
汉朝统治者慑于秦朝不以人为核心的“严苛法律”导致天下大乱,故而刘邦继位后便将秦之苛法全部废除,再又考虑到自己荣升皇帝,底下好哥们没把自己当干部的迫切需求,于是隆重请来了儒家,于是,儒家提倡的“礼乐”文化备受重视。
到了汉武帝时期,借着大败匈奴的余威,英明神武的汉武帝突然有了刘氏家族就是天下之主的错觉,于是进一步提高儒家地位。
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,将其以律法形式颁布全国,教授全国民众学习对刘氏王朝的效忠之法,当然也有刘氏皇帝的爱民之道,以求达到天下和谐、刘氏子孙万世为君的美好愿望。
只是让人惋惜的是,随着儒家一统天下,原本还留有科学火种的《墨经》便没了立足之地,彻底走向了衰亡,如此使得中华文明陷入了“谁人治?谁治人?”的怪圈当中,中华文明停滞2000年。
3. 东西方圣人,为何不约而同干了同一件“坏事”:叫停人类文明2000年
为何亚里士多德和孔子,这两位都是公元前5世纪左右出生、但没任何交集的东西方圣人,却都干了同一件大“坏事”:叫停人类文明2000年?
很显然,这不是早有预谋,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共性:聚焦于人,则被人世间的纷纷扰扰所迷惑,导致走向了思想上的居然,物质世界的矮子的可怕境地。
亚里士多德虽然较孔子视野宽广和精力旺盛,在研究人类思想和人情世故的同时,还钻研了自然科学和生物学,但“五十步笑百步”,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依旧停留在“人情世故”层面。
举个例子,他之所以提出“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”之说,因为他总觉得人世间有一只手在推动着芸芸众生,故而物体运动也是有了手。但这很快遭到了质疑:为何手不作用车子,车子不马上停下来?
亚里士多德回复说:是介质替代了这双手继续推动车子前进。这显然就是大大的谬误,因为空气介质不仅没能继续推动车子前进,反而阻碍了它。假如没有空气介质,我们知道:车子将一直匀速走下去。